Taro 鸿蒙技术内幕系列(一):如何将 React 代码跑在 ArkUI 上

news/2024/10/22 14:09:01

作者:京东零售 朱鸣辉

 

 

 

基于 Taro 打造的京东鸿蒙 APP 已跟随鸿蒙 Next 系统公测,本系列文章将深入解析 Taro 如何实现使用 React 开发高性能鸿蒙应用的技术内幕

背景

随着鸿蒙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,开发者们期待将现有跨平台应用迁移到鸿蒙平台。Taro作为一个流行的跨平台开发框架,其支持鸿蒙系统的可能性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
然而,鸿蒙系统采用全新的ArkUI框架作为原生UI开发方案,与Taro原本支持的平台存在显著差异。将Taro的React开发模式与ArkUI的声明式UI开发范式进行有效对接成为了一个技术难题。

本文将探讨Taro框架如何通过创新方案实现React代码在ArkUI上的运行。我们将解析Taro的运行时原理,剖析其如何将React组件转换为ArkUI可识别的结构,以及相关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。

Taro运行时原理介绍

为了理解Taro适配ArkUI的核心机制,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Taro的运行时原理。Taro通过巧妙的设计,将React代码转换为各平台可执行的形式,其中包括对鸿蒙平台的适配。下面将详细介绍 Taro 是如何将 React 代码转换为ArkUI可执行的形式,以及节点转换的流程细节。

 


 

1. 从 React 到 Taro

React 跨平台的秘诀

在 Taro 的运行时中,首先执行的是开发者编写的 React 业务代码。这些代码定义了业务应用的结构、逻辑和状态管理。那么既然要对接React,那肯定先得了解它的核心架构,React是怎么运作的:

 


 

 

了解了React的基本架构后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,Renderer 作为渲染器,负责将React的虚拟节点操作最终映射到相应的平台上。例如,react-dom将这些操作对接到浏览器上,而react-native则将其对接到iOS或Android平台。这种设计使得React能够适配不同的运行环境。

 


 

正是基于这种思路,Taro 团队设计了 Taro Renderer。这个渲染器充当了 React 与 Taro 虚拟节点树之间的桥梁,使得 React 的操作可以被转换为 Taro 的中间表示。

通过实现 Taro Renderer 生成 Taro 虚拟节点树

 


 

HostConfig接口实现

 

要实现 Taro 的 Renderer,我们需要实现 React Reconciler 所需的 hostConfig 接口。这个接口定义了一系列方法,用于创建、更新和管理渲染目标平台的元素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 hostConfig 方法:

createElement:创建ArkUI对应的元素。
createTextInstance:创建文本节点。
appendChild:将子元素添加到父元素。
removeChild:从父元素中移除子元素。
insertBefore: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。
commitUpdate:更新元素属性。

通过实现这些方法,Taro Renderer 能够将 React 的操作转换为 Taro 虚拟节点树的相应操作。这个虚拟节点树是 Taro 实现跨平台的核心,它为不同平台的渲染提供了统一的中间表示。

// 部分HostConfig接口实现的代码const hostConfig: HostConfig {// 创建Taro虚拟节点createInstance (type, props: Props, _rootContainerInstance, _hostContext, internalInstanceHandle: Fiber) {const element: TaroElement = TaroNativeModule.createTaroNode(type)precacheFiberNode(internalInstanceHandle, element)updateFiberProps(element, props)return element},// 更新属性commitUpdate (dom, updatePayload, _, oldProps, newProps) {updatePropsByPayload(dom, oldProps, updatePayload)updateFiberProps(dom, newProps)},// 插入节点insertBefore (parent: TaroElement, child: TaroElement, refChild: TaroElement) {parent.insertBefore(child, refChild)},// 移除节点removeChild (parent: TaroElement, child TaroElement) {parent.removeChild(child)},// ...
}

2. 从 Taro 到 ArkUI

在将 Taro 虚拟节点树转换为 ArkUI 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进行几个关键步骤:

 

 


 

Taro Element转换 ArkUI过程

首先,我们需要在 ArkUI 层面实现一套与 Taro 组件对应的组件库。这个步骤至关重要,因为它建立了 Taro 组件和 ArkUI 组件之间的映射关系。例如,我们需要为 Taro 的 ViewTextImage 等基础组件创建对应的 ArkUI 组件。这样,当我们遍历 Taro 虚拟节点树时,就能找到每个节点在 ArkUI 中的对应实现。

 

在节点映射的过程中,我们注意到 Taro 虚拟节点树与实际 ArkUI 视图结构存在差异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复合组件结构:某些 Taro 组件在 ArkUI 中可能需要多个组件配合实现。例如,ScrollView 组件在 ArkUI 中可能需要一个 Scroll 节点搭配一个 Stack 来实现完整功能。
层级位置调整:一些特殊定位的节点(如 Fixed 定位的元素)在最终渲染时的位置可能与其在虚拟节点树中的层级不一致。这需要在生成渲染树时进行特殊处理。
平台特定组件:某些 Taro 组件可能需要使用 ArkUI 特有的组件或布局方式来实现,这要求我们在转换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映射。

 


 

因此,在生成渲染树时,我们需要一个更复杂的转换过程,不仅要考虑简单的一对一映射,还要处理这些结构性的差异,确保最终生成的 ArkUI 组件树能够正确反映预期的视图结构和布局。因此,在Taro > ArkUI的节点对接中,我们需要维护一棵 Render Tree,用于做中间的桥梁。

 

1. 根据组件类型 创建 Taro Element

在创建 Taro Element 的过程中,我们根据组件的类型来实例化相应的 Taro 元素。这一步骤是将 React 组件转换为 Taro 内部表示的关键。

// 根据组件类型创建对应的Taro节点
std::shared_ptr<TaroElement> TaroDocument::CreateElement(napi_value &node) {// 获取组件类型TAG_NAME tag_name_ = TaroDOM::TaroElement::GetTagName(node);// 根据组件类型,创建对应的实例std::shared_ptr<TaroDOM::TaroElement> item;switch (tag_name_) {case TAG_NAME::SCROLL_VIEW: {item = std::make_shared<TaroDOM::TaroScrollView>(node);break;}case TAG_NAME::IMAGE:item = std::make_shared<TaroDOM::TaroImage>(node);break;}case TAG_NAME::SPAN:case TAG_NAME::TEXT: {item = std::make_shared<TaroDOM::TaroText>(node);break;}case TAG_NAME::SWIPER: {item = std::make_shared<TaroDOM::TaroSwiper>(node);break;}// ...}return item;
}

2. Taro Element 创建 Taro RenderNode

在创建完 Taro Element 之后,下一步是将其转换为 Taro RenderNode。这个过程是将 Taro 的内部表示进一步转化为更接近 ArkUI 结构的渲染节点。

// 创建 Taro RenderNode
void TaroSwiper::Build() {if (!is_init_) {// create render nodeTaroElementRef element = std::static_pointer_cast<TaroElement>(shared_from_this());auto render_swiper = std::make_shared<TaroSwiperNode>(element);render_swiper->Build();}
}

3. Taro RenderNode 创建 ArkUI Node

最后一步是将 Taro RenderNode 转换为实际的 ArkUI 节点。这个过程涉及到直接与 ArkUI 的底层 API 交互,创建和配置 ArkUI 的原生节点。实现了从 Taro 的渲染节点到 ArkUI 实际可渲染节点的最终转换。

 // 创建 ArkUI Node
void TaroSwiperNode::Build() {NativeNodeApi *nativeNodeApi = NativeNodeApi::getInstance();// 创建一个Swiper的ArkUI节点SetArkUINodeHandle(nativeNodeApi->createNode(ARKUI_NODE_SWIPER));
}

通过这三个步骤,我们在 C++ 层面成功实现了 React 组件结构到 ArkUI 原生组件结构的映射。这一过程使 Taro 应用能够在鸿蒙系统上准确地渲染和运行,为跨平台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总结

最后总结下,本文探讨了Taro框架如何将React代码成功运行在鸿蒙系统的ArkUI上。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关键部分:

 

 

 

React > ArkUI 架构图

1. Taro对接React

Taro通过实现自定义的Renderer来对接React。这个Renderer包含了一系列方法,如createInstance、commitUpdate等,用于将React的操作转换为Taro虚拟节点树的操作。这个虚拟节点树是Taro实现跨平台的核心,为不同平台的渲染提供了统一的中间表示。

2. Taro对接ArkUI

Taro通过自定义Renderer将React操作转换为虚拟节点树,然后通过三步转换过程将其映射到ArkUI结构。这个过程涉及Taro Element、Taro RenderNode和ArkUI Node这三棵树的维护,主要通过这三个流程步骤实现:

1.创建Taro Element:这一步将React组件转换为Taro内部表示。
2.创建Taro RenderNode:将Taro的内部表示进一步转化为更接近ArkUI层级结构的渲染节点。
3.创建ArkUI Node:最后一步是将Taro RenderNode转换为实际的ArkUI节点,直接与ArkUI的底层API交互。

通过这种方式,Taro成功地将React组件结构映射到ArkUI原生组件结构,使得Taro应用能够在鸿蒙系统上准确地渲染和运行,同时也为跨平台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 

系列往期精选:

《京东鸿蒙上线前瞻——使用 Taro 打造高性能原生应用》
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yyt.cn/news/74628.html

如若内容造成侵权/违法违规/事实不符,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,一经查实,立即删除!

相关文章

设置弹性域缺省值

如何设置辅助属性默认值,并在单据上直接带出默认值?

在网络图中什么是ES、EF、LS、LF、TF、FF

在项目管理中的网络图中,ES(Early Start)、EF(Early Finish)、LS(Late Start)、LF(Late Finish)、TF(Total Float)和FF(Free Float)是关键路径方法(Critical Path Method,CPM)中用于描述活动和事件时间的重要概念。1. 在网络图中ES、EF、LS、LF、TF、FF的基本介…

Dify - 使用小记

Dify - 使用小记 记录使用 Dify 创建小流程

k8s 中的 Gateway API 的背景和简介【k8s 系列之四】

本文通过介绍 Gateway API 的背景和各种类型的资源,简单介绍了 Gateway API 的配置和请求流,供参考。〇、Gateway API 的背景 第一阶段:Service 初始的 Kubernetes 内部服务向外暴露,使用的是自身的 LoadBlancer 和 NodePort 类型的 Service。 在集群规模逐渐扩大的时候,这…

LaMI-DETR:基于GPT丰富优化的开放词汇目标检测 | ECCV24

现有的方法通过利用视觉-语言模型(VLMs)(如CLIP)强大的开放词汇识别能力来增强开放词汇目标检测,然而出现了两个主要挑战:(1)概念表示不足,CLIP文本空间中的类别名称缺乏文本和视觉知识。(2)对基础类别的过拟合倾向,在从VLMs到检测器的转移过程中,开放词汇知识偏向…

Python 量化demo

Python量化 量化交易: 通过程序选出合适的股票(或其他),在合适的时机,发起买入或卖出的交易,从中追求盈利。 量化指标 KDJ 指标 KDJ指标,也称为随机振荡器,是一种动量指标,用于衡量一定时间内股票收盘价与价格范围(最高价和最低价)的关系。 KDJ由三条线组成:快速线…

习题2.2

习题2.2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sympy as sp sp.init_printing(use_unicode=True) 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 plt.rcParams[font.sans-serif]=[Times New Roman + SimSun + WFM Sans SC] plt.rcParams[mathtext.fontset]=cm Times New Roma…

习题2.1

习题2.1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sympy as sp sp.init_printing(use_unicode=True) 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 plt.rcParams[font.sans-serif]=[Times New Roman + SimSun + WFM Sans SC] plt.rcParams[mathtext.fontset]=cm Times New Roma…